图为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在实验室内指导工作。 周毅 摄
这样的成果何以取得?窥一斑而知全豹,代方银向记者谈起从事家蚕遗传学研究的30年。
代方银1969年出生于贵州一个农村家庭,亲身经历磨砺,让他深知“农”为民之本的重要性。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他主动选择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与西南师范大学合并为西南大学),并于1993年毕业留校,在现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向仲怀及前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鲁成的培养下,从事家蚕种质资源保护和研究,为蚕学发展执灯前行。
“当时,身边人都说我‘掉进了苦海’,但我并不觉得。”代方银介绍说,保护家蚕品种资源,是所有家蚕研究的基础。为保存好蚕品种,彼时他常年待在西南农业大学家蚕基因资源库内,像养育孩子一样照料蚕宝宝,同时收集、鉴定、诱变及定向改造家蚕。
至世纪之交,资源库内蚕的品系数从前人积累的300多种增至700多种,西南农业大学正式宣布建成世界最大家蚕基因资源库。目前,这一被誉为“蚕宫殿”的“世界第一库”已占据领先地位20多年,保存着1100余种家蚕品系活体,为后期开展育种研究奠定雄厚基础。
蚕,中国从古至今最主要的经济昆虫之一,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立下汗马功劳。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家蚕育种遇到瓶颈。传统育种方法的局限性令家蚕的品种、产量、性状无明显改善,严重限制了蚕桑产业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图为家蚕生命周期各阶段丰富的表型多样性。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供图代方银认为,培育高产、优质、高抗、具有特殊性能的高价值蚕品种是家蚕育种的重要方向,而为“育种”破局的前提是摸清影响家蚕育种性状的基因状况。2019年代方银团队全面启动“千蚕基因组”计划,历时4年出炉“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据介绍,团队对主要来自“蚕宫殿”中的1078份蚕种质资源进行了深度测序,囊括了目前最全面的家蚕和野桑蚕基因组信息,是迄今全球动植物中最大的长读长泛基因组。简单来说,通过这张图,科学家可以像“查字典”一样去对接表型和基因组密码。
“这一成果将开启分子育种新纪元。”向仲怀评价说,如果说以前鉴定特定性状的基因或其因果变异犹如“大海捞针”,现在可谓是“瓮中捉鳖”。超级泛基因组提供了“精细网格化”的“坐标”指导,行家里手可以根据育种目标,结合基因组选择、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分子育种手段,实现设计育种。
从发展建成世界最大“家蚕基因库”到主持完成“千蚕基因组”计划,再到充满期待的“超级蚕”育种,代方银把其科研之路归纳为“三部曲”。他畅想,随着蚕桑基因组生物学成果向应用开发推进,现代蚕桑业实现转型升级后再次大力造福人类,不仅为乡村振兴、生物经济等提供新的供给,也可在医学、材料学等有关国家战略需要的核心技术领域迸发出新的作用。
年过五旬,身兼教学、科研、管理等职的代方银觉得自己的时间愈发宝贵。他坦言,“超级蚕”的设计育种之路或将面临曲折,但只要道路是正确的,就不怕用长期的实践来检验,要努力去实现。
“科研的本质就是有需求导向和时代特征的创新,而创新就是发现未发现、揭示未揭示、创造未创造。”代方银告诉记者。(完)
两岸云端促交流 共盼墨香寄祝福****** 中新网上海2月3日电 (记者 缪璐)“金兔迎春两岸颂,举杯欢唱庆元宵。”泼墨挥毫间,两岸情谊在墨香间流动。3日,第三届海峡两岸新春祈福书法笔会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在上海和台北两地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50余位书画爱好者以墨会友,共贺新春与元宵佳节。 上海市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沙海林在致辞时表示,两岸书法交流是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彼此亲情友情重要载体形式。在当前的两岸形势下,就是要用行动来坚持“九二共识”,推进两岸交流,坚持和平发展、和平统一的正确方向,努力构筑两岸命运共同体,这是我们共同的历史责任。 第三届海峡两岸新春祈福书法笔会3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 主办方供图笔墨抒怀,情聚两岸。当天笔会上,上海现场书写了一幅幅“福”字,台湾现场则创作了众多精彩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在新春之际,共同抒发对中华民族和两岸关系的美好祝愿。 完成作品展示后,两岸书画爱好者们还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感悟中华优秀文化是两岸同胞的精神财富和心灵纽带,表露了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心声。 一位大陆书法名家说,汉字是中国人的命脉和文化的根基,而书法则承载了中华文明的美学追求和哲学思考。一位台湾书法名家说,两岸同文同种,文化相通,毛笔文化就是最好的证明。书法已成为巩固两岸联结、传递我们是中华民族一份子的最重要的媒介之一。 第三届海峡两岸新春祈福书法笔会3日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 主办方供图主办方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李秘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新春书法笔会,表达对两岸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两岸关系早日走出阴霾,实现和平、稳定和发展。 台湾书法名家陈铭镜说,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核心,牵动着中华历史文化的脉动,书画同源,它们都是两岸重要的连接点,希望通过书画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绵密交流,建立同胞情,民族爱。(完)
|